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我国最高的学历是什么学历(8)

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据小编所知,关于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有的学校专硕和学硕在同一个实验室一样培养,要求一样的严格。但是另一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差别不是一点,专硕

据小编所知,关于专硕和学硕的培养,有的学校专硕和学硕在同一个实验室一样培养,要求一样的严格。但是另一部分学校学硕和专硕差别不是一点,专硕课时时间少(可以蹭课),而且老师感觉要求低,不强制文,而学硕要求发表一定层次的论文。但是专硕可能会有实习要求,比如离校实习一年半以上,并且要求实习单位的证明等。

所以,关于培养,尽量找已经在读的研究生学长学姐进行咨询,通过加一些群,比如**大学**专业研究生群试试,万一通过并且获取相关信息呢,多一分了解多一份把握不是吗?当然也可以逛一逛一些学术论坛,比如小木虫论坛等等。

读博及证书差别

首先二者都是双证,但文凭和读博有所差异。

学硕:可以直博,拿学术学位

专硕(含非全):需要考博,拿专业学位。

除了以上两个区别,大家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会注明不招专硕的博士,学硕就没有这个限制。但是小编看来现在不必过分纠结这个问题,先考上研再说,如果专业需要考博,反正专硕和学硕都是可以考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想上总有办法的对吧。

学费和奖学金

随着专硕的扩招,学费和奖学金和学硕部分专业区别不大。比如说浙大化工专业,学费8000一年;厦大会计,学硕和专硕的学费是一样的 11000/年。但是有些专业硕士比如说金融类和管理类等等,学费一年都要好几万。关于学费和奖学金,这些都是透明数据,可以在每一年的招生简章或者是研究生院有专门的奖助学金通知栏,一看便知。还是推荐大家一篇推送:原来读研可以不花钱(附奖学金、补贴政策)对奖助政策有详细的解读,大家可以参考。

到底该怎么选择

1、从自身出发——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读博科研:建议学硕优先,可以直博。

工作就业:专硕优先,就业方面相较于学硕,基本没有区别。学习年限相对较短,可以更早的踏入社会,也许就意味着你可以比考学硕的同学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很有优势。

求学历:非全也是双证,可捡漏名校,也可考博。

所以,综合考虑自己的读研目的,给自己定位设定目标,选择不同的读研。

2、从所学专业分析——看学科性质

比如说你所学是工科,不想考博,不擅长做学术学理论知识,则可以考虑专硕;比如说你所学侧重于理论像哲学,分类好像根本没有专业型哈哈~没得选;还有像医学类,如果将来想做一名临床医生,似乎也只能选专硕。如果你是那种专硕学硕都可以的,那就从考试难度来选择。

3、客观条件——考试难易及资料是否好找

所谓考试难于易,就是看考试内容、报考人数多少、竞争大小、分数线高低、差额复试比高低,以及录取人数等。所以这些数据我们几乎都可以在研究生院上面找到,要说录取比例可能没有,但是根据进入复试的名单和最终录取名单,自己数一数可以做大致的计算。

对于考试内容,一般来说专硕较学硕简单,学硕考英语一而专硕考英语二(大部分情况)。整体难度上,英语一自然比英语二大一些。但是有些高校特别是名校的专硕专业不考英语二而是考英语一。

此外,还有就是数学三与管理类联考中的数学部分整体难度有较大差别。例如:会计学硕考数学三,考试内容包括高数、线代和概率论,难度比较大,会计专硕的管理类联考数学部分考试内容大都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建议小伙伴们在选择报考学硕还是专硕时综合考虑一下自己的英语和数学的学习情况。

除此之外,专业课资料是否好找也是一大决定因素。有多少老铁为了找专业课参考书籍和历年真题而发愁,可能很多同学专业和学校还没定下来还体会不到。关于参考书,有些学校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根本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唯一获得途径是从学长学姐那里打听;历年真题更不用说,大部分学校是不对外公布的,说到这里如果你的专业和学校定下来了,可以到51考研网来找专业课资料。

3、主观条件——自身基础及经济条件

除少数专业以外,大部分学术型硕士考研都要考察数学,同时英语会考察难度较大的英语一,建议公共课基础好的同学考虑学术型硕士。同时,考研考察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如果你的专业基础很赞,小编觉得选择学术型硕士报考会很占优势。

对于数学基础差或是从未学习过数学的考生选择对数学考察较难的学术型硕士就会比较吃亏;相应的,如果是本科专业课基础不扎实或者是跨专业的考生,专业学科基础差,选择专业型硕士不用跟基础好的"学霸"竞争,可以加大胜算。

文章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网址: http://www.lytcgh.cn/zonghexinwen/2022/1207/792.html



上一篇:中国印发湿地保护规划 将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
下一篇:林业调查规划期刊数据库(林业调查表)

林业调查规划投稿 | 林业调查规划编辑部| 林业调查规划版面费 | 林业调查规划论文发表 | 林业调查规划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林业调查规划》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