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业调查规划》期刊栏[06/30]
- · 林业调查规划版面费是多[06/30]
- · 《林业调查规划》投稿方[06/30]
科技赋能摸清广东林业家底 助建南粤秀美山川(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技术创新应用 助力提升林业监测效率 9月初的南粤大地,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在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教授级
技术创新应用 助力提升林业监测效率
9月初的南粤大地,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在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魏安世在一株松树基部订下了一个预制孔铝牌。这相当于给了树木一张“身份证”。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监测样地中,每一棵检尺样木(胸高直径大于或等于5厘米的乔木)都要编号,并挂上号码牌。以前,号码牌要用钢码将数字打在牌上,工具携带不便,外业操作也极为不便。”魏安世告诉记者,2002年,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焕忠组建QC(质量控制)小组,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研发了预制孔号码牌,并不需要钢码,外业操作简便易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这种预制孔铝牌,已经普遍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的森林资源调查中,并被其他行业吸收应用,取得巨大效果。”
一直以来,在南粤青山绿水之间,有这么一群“绿色精灵”穿梭其间,他们是来自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林业调查队员。他们扛着仪器设备在陡峭的山林间穿梭,在暴晒的草原上行走,在泥泞的湿地中跋涉,数十年如一日,持续开展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
2021年,针对这种情况,该院总工程师刘新科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研发了基于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电子围栏,大大提高样地定位、周界测量及样木定位的精度,减少外业调查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魏安世说:“RTK测量仪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20世纪70年代,全国开始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林勘队员在开展样地定位、周界测量和样木定位时,传统上通常使用的工具是罗盘仪。“罗盘仪工作效率较为低下,更关键的是精度不高,样地定位、周界测量及样木定位经常有偏差。”魏安世告诉记者。
走进广东林业数据中心,记者看到,广东省林草湿智慧平台已经上线运行,该平台包括资源概览、数据展示、统计汇总、辅助决策和配置管理等多个模块。
在广东,林业资源监测工作正朝着智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除了三维可视化,遥感多旋翼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新型技术装备在林业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已是家常便饭。例如,无人机能通过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树木,测量冠幅,树木成像后,通过公式去计算树种林分蓄积量,省时又省力。
一个预制孔铝牌被钉在树木上 陈楚红 摄

这群最可爱的南粤林勘人,始终坚持在广东林业调查监测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为丈量南粤山川注入全新动力,更加精准摸清全省林业资源家底,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广东省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丰富。今年,国家林草局在广东布设林草湿样地1447个,覆盖全省21个市。5月底,广东省启动2022年林草湿调查监测,共组织动员200多名调查队员组成69个工作组,对全省林草湿样地进行调查监测。
文章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网址: http://www.lytcgh.cn/zonghexinwen/2022/0924/776.html
上一篇:青州市更新古树名木档案 保护城市“绿色史书”
下一篇:岭南森林里的“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