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科技赋能摸清广东林业家底 助建南粤秀美山川(2)

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技术创新应用 助力提升林业监测效率 9月初的南粤大地,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在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教授级

  技术创新应用 助力提升林业监测效率

  9月初的南粤大地,气温依然居高不下。在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魏安世在一株松树基部订下了一个预制孔铝牌。这相当于给了树木一张“身份证”。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监测样地中,每一棵检尺样木(胸高直径大于或等于5厘米的乔木)都要编号,并挂上号码牌。以前,号码牌要用钢码将数字打在牌上,工具携带不便,外业操作也极为不便。”魏安世告诉记者,2002年,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焕忠组建QC(质量控制)小组,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研发了预制孔号码牌,并不需要钢码,外业操作简便易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这种预制孔铝牌,已经普遍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的森林资源调查中,并被其他行业吸收应用,取得巨大效果。”

  一直以来,在南粤青山绿水之间,有这么一群“绿色精灵”穿梭其间,他们是来自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的林业调查队员。他们扛着仪器设备在陡峭的山林间穿梭,在暴晒的草原上行走,在泥泞的湿地中跋涉,数十年如一日,持续开展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

  2021年,针对这种情况,该院总工程师刘新科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研发了基于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电子围栏,大大提高样地定位、周界测量及样木定位的精度,减少外业调查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魏安世说:“RTK测量仪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20世纪70年代,全国开始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林勘队员在开展样地定位、周界测量和样木定位时,传统上通常使用的工具是罗盘仪。“罗盘仪工作效率较为低下,更关键的是精度不高,样地定位、周界测量及样木定位经常有偏差。”魏安世告诉记者。

  走进广东林业数据中心,记者看到,广东省林草湿智慧平台已经上线运行,该平台包括资源概览、数据展示、统计汇总、辅助决策和配置管理等多个模块。

  在广东,林业资源监测工作正朝着智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除了三维可视化,遥感多旋翼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新型技术装备在林业调查监测中的应用,已是家常便饭。例如,无人机能通过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树木,测量冠幅,树木成像后,通过公式去计算树种林分蓄积量,省时又省力。

一个预制孔铝牌被钉在树木上 陈楚红 摄

  这群最可爱的南粤林勘人,始终坚持在广东林业调查监测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为丈量南粤山川注入全新动力,更加精准摸清全省林业资源家底,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广东省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丰富。今年,国家林草局在广东布设林草湿样地1447个,覆盖全省21个市。5月底,广东省启动2022年林草湿调查监测,共组织动员200多名调查队员组成69个工作组,对全省林草湿样地进行调查监测。

文章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网址: http://www.lytcgh.cn/zonghexinwen/2022/0924/776.html



上一篇:青州市更新古树名木档案 保护城市“绿色史书”
下一篇:岭南森林里的“格桑花”

林业调查规划投稿 | 林业调查规划编辑部| 林业调查规划版面费 | 林业调查规划论文发表 | 林业调查规划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林业调查规划》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